所在鄉鎮:番路鄉
詳細位置:嘉義縣番路鄉民和村半天岩6號
等級:縣定
歷史沿革:
興建年代:創立於乾隆30年 (1765),民國39年(1950)
主祀神明:觀世音菩薩
聯絡電話:(05)2591017 (05)2591114
相傳康熙21年(1682)時,有老和尚路過番路地區,看到這裡風景非凡,於是搭建茅舍於此,並供奉帶自大陸的觀音神像。由於本地從嘉義遠望時常被山間雲霧繚繞,且雲彩常現紫色,所以稱呼這裡為「半天巖」,寺名也就稱為「紫雲寺」。
紫雲寺初創時並無產權,以致無法維持。直到乾隆30年(1765),首任住持覺豐禪師在獲得阿里山通事陳登求等人的協助取得廟產之後,終於奠立了紫雲寺發 展的基礎。之後紫雲寺逐漸成為嘉義名剎,但由於第四代住持之後,無人繼任,於是由當時地方人士延續管理,融入民間信仰的神農大帝、盤古、土地公、註生娘 娘、三太子、虎爺等神明,形成一項特色。
根 據史料及碑文記載,紫雲寺於咸豐5年(1855)在信徒郭濯海的捐助勸募下,曾大規模重修。大正9年(1920),本寺結構腐朽且在地震中受損,而進行修 建。昭和16年(1941)發生嘉義中埔大地震,將本寺夷為平地,由於正值太平洋戰爭期間,物資缺乏無法重建,只能以搭蓋臨時建築。直到民國36年 (1947)方在信眾劉再生、林橘等奔走募捐下重建,並於三年後竣工,成為今日之規模。
建築簡介:
紫 雲寺的基地高聳,有寬闊的廟埕。面對紫雲寺,中央是高聳的前殿,左右是兩層高的鐘鼓樓,其屋脊起翹,天空線變化多端,整體立面裝飾富麗。本寺空間前後較 淺,只有二進,左右則較寬敞,還有左右廂房。若從前殿進入,隔著中庭即可望見正殿,是供奉觀世音菩薩、彌勒佛的空間;正殿左右皆連接二個房間,分別供奉註 生娘娘、土地公等神明。
建築特色:
紫雲寺的建築立面有優美複雜的曲線和剪黏裝飾,同時牆堵上應用大量的交趾陶裝飾,值得仔細欣賞。本寺的磚砌牆或柱,外表皆以洗石子作為面材,柱子造型也模仿西洋柱式,是日治及光復初期常見的手法。
本寺的庭園碑牆,立有八面安山岩石碑,具有相當的歷史、文物價值。
摘自嘉義縣政府文化局
No response to “半天巖紫雲寺”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