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5日 星期二

0

一股求知慾是爆炸了沒錯,只是,卻是炸在高第身上!!



年紀越大越覺得自己懂得很少,而且是相當稀少;話說昨天有事必須到誠品上香,晃了好一陣子選了一些貢品,到櫃檯添香油錢的時候瞄到這本書的DM﹝說真格 的,公關操作下的新書對我已經不太有吸引力了,畢竟好書總會在市場上自然發酵的﹞,大剌剌的擺在櫃檯上想不注意到也難,順手跟廟祝討了一張連同衛武營的 DM、貢品一起帶回家。

回到家整理資料的時候隨手翻看,翻著翻著突然瞧出了興趣來,興沖沖看完了高第的生平、聖家堂的介紹,接著是作者的簡介,試讀的部份卻是草草的晃過,一股求知慾是爆炸了沒錯,只是,卻是炸在高第身上!!我猜想這應該跟DM的編排不無關係,一整個圖文並茂﹝手感也不錯^^!!﹞,致使重點導向了高第以及聖家堂,而非時報料想中的小說本身,這或許是時報當初未曾料想到的。

當然,小說到最後還是會買,當作高第的背景資料,也算是感激時報的苦心﹝藥引吧!﹞,而且不管再怎麼說,時報、皇冠、聯經的出版品還是遠比城邦暴力集團來的好太多了。

上帝的建築師──高第

Antonio Gaudí,生於1852年6月25日,卒於1926年6月10日,西班牙「加泰隆現代主義 Catalan Modernisme」(屬於新藝術運動,與二十世紀初的現代主義﹝Modernism﹞並不相同)建築家,為新藝術運動的代表性人物之一。高第出生於瑞 烏斯(Reus),世代是做鍋爐的鐵匠,所以他天生具有良好的空間解構能力與雕塑感覺;又因小時患有風濕病而不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只能敏銳的觀察大 自然,使他日後成為師法自然的建築師。高第從觀察中發現自然界並不存在純粹的直線,他曾說過:「直線屬於人類,曲線屬於上帝。」所以終其一生,高第都極力 地在自己的設計當中追求自然,在他的作品當中幾乎找不到直線,大多採用充滿生命力的曲線與有機型態的物件來構成一棟建築。他是五兄弟中的老么,受到父親的 鼓勵而到巴塞隆納讀建築系。1878年瓷磚商麥諾‧文森(Manuel Vicens)委託高第設計一棟避暑別莊,叫做文生之家(Casa Vicens),高第從此開始了自己的設計生涯。

誠品網路書店小說完整介紹

高第建築藝術展
0

José Padilla主觀的Jill Scott



生於1972年,身兼美國靈魂樂、R&B歌手以及詩人的角色,曾經參與多部電影的演出,同時更是三座葛萊美獎的得主‧‧。對她的了解僅止於此,而且還是邊看wiki邊記的;事實上,直到最近小弟才藉由一首"He Loves Me (Lyzel In E Flat)"進而認識這位靈魂樂界的女伶,而光是這首歌就足以讓我追著她一路狂奔下去,至於其他的專輯,等這首聽夠了再說!!

He Loves Me


相當有感覺的一首歌,建議夜深人靜時聆聽

所以說相信José Padilla是正確的,識途老馬,耳朵刁鑽的很~~~~

2008年11月12日 星期三

0

半天巖紫雲寺

所在鄉鎮:番路鄉
詳細位置:嘉義縣番路鄉民和村半天岩6號
等級:縣定

歷史沿革:
興建年代:創立於乾隆30年 (1765),民國39年(1950)
主祀神明:觀世音菩薩
聯絡電話:(05)2591017 (05)2591114

相傳康熙21年(1682)時,有老和尚路過番路地區,看到這裡風景非凡,於是搭建茅舍於此,並供奉帶自大陸的觀音神像。由於本地從嘉義遠望時常被山間雲霧繚繞,且雲彩常現紫色,所以稱呼這裡為「半天巖」,寺名也就稱為「紫雲寺」。
紫雲寺初創時並無產權,以致無法維持。直到乾隆30年(1765),首任住持覺豐禪師在獲得阿里山通事陳登求等人的協助取得廟產之後,終於奠立了紫雲寺發 展的基礎。之後紫雲寺逐漸成為嘉義名剎,但由於第四代住持之後,無人繼任,於是由當時地方人士延續管理,融入民間信仰的神農大帝、盤古、土地公、註生娘 娘、三太子、虎爺等神明,形成一項特色。
根 據史料及碑文記載,紫雲寺於咸豐5年(1855)在信徒郭濯海的捐助勸募下,曾大規模重修。大正9年(1920),本寺結構腐朽且在地震中受損,而進行修 建。昭和16年(1941)發生嘉義中埔大地震,將本寺夷為平地,由於正值太平洋戰爭期間,物資缺乏無法重建,只能以搭蓋臨時建築。直到民國36年 (1947)方在信眾劉再生、林橘等奔走募捐下重建,並於三年後竣工,成為今日之規模。

建築簡介:
紫 雲寺的基地高聳,有寬闊的廟埕。面對紫雲寺,中央是高聳的前殿,左右是兩層高的鐘鼓樓,其屋脊起翹,天空線變化多端,整體立面裝飾富麗。本寺空間前後較 淺,只有二進,左右則較寬敞,還有左右廂房。若從前殿進入,隔著中庭即可望見正殿,是供奉觀世音菩薩、彌勒佛的空間;正殿左右皆連接二個房間,分別供奉註 生娘娘、土地公等神明。

建築特色:
紫雲寺的建築立面有優美複雜的曲線和剪黏裝飾,同時牆堵上應用大量的交趾陶裝飾,值得仔細欣賞。本寺的磚砌牆或柱,外表皆以洗石子作為面材,柱子造型也模仿西洋柱式,是日治及光復初期常見的手法。
本寺的庭園碑牆,立有八面安山岩石碑,具有相當的歷史、文物價值。

摘自嘉義縣政府文化局